《钢铁》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称,将于2021年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钢铁去产能“回头看”检查以及粗钢产量压减工作。此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也表示,围绕“双碳”目标,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。去产能五年之际,钢铁行业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。
五年瘦身“回头看”
“从2016年开始,用五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-1.5亿吨。”这是《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》此前提出的工作目标。
而3月1日,肖亚庆在新闻发布会中介绍,2016年以来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的战略在压缩钢铁产量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,已经压缩了1.7亿吨钢铁产能。据了解,目前累计退出“僵尸企业”的粗钢产能达到6474万吨。
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去产能,2021年,我国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钢铁项目备案等重要文件将出台,确保钢铁总产能只减不增。
控制置换比例是实现严禁新增产能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。资料显示,自2018年实施《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以来,截至2020年,退出炼钢产能万吨,净退出2630万吨,整体退出比例在1.15:1。
兼并重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。去年,中国宝武接连重组马钢、重钢,扩大版图。江苏徐州计划年内将18家钢铁企业优化整合形成2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,2020年实现钢铁产能下降30%以上。
此前的去产能目标已经达成,今年的钢铁去产能“回头看”工作将重点检查2016年以来各有关地区钢铁去产能工作开展及整改落实情况,其中的关键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并打击“地条钢”涉及的冶炼装备关停和退出情况。
经济学专家秦源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在过去五年钢铁去产能的过程中,“地条钢”已经被清理出局,彻底退出市场。此外,众多“僵尸钢铁企业”一部分被出清,另一部分也因为整合后重新焕发生机,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,大量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也得到了改善和修复。
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,但发改委和工信部也在消息中指出,行业内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。同时,随着钢铁行业效益好转,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盲目建设钢铁项目的冲动,巩固去产能成果面临着新挑战。而本次工作的目的,在于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,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对于仍存在的难题,秦源分析说,随着差企业的出清,整个行业的利润向好,企业的增产欲望比较强。尽管整合的趋势在发展,但这也意味着整合难度的加大。
据了解,本次工作还将涵盖钢铁冶炼项目建设、投产运行的情况,历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的情况。而今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将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、耗能高、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的粗钢产量,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。
一边去产能,一边增产量
虽然钢铁产能将进一步被压缩,但据兰格钢铁预计,2021年全国钢材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,全年中国全部粗钢需求量或将达到11亿吨,比去年增长5%左右。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,1-2月,国内生铁产量同比增长6.4%,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.9%。
一边去产能,一边增产量,看起来是一种“怪圈”。对此,肖亚庆表示,经济快速复苏、复工复产和各方面建设的需求,对包括钢铁在内的大宗原辅材料有非常大的需求。此外,实际钢铁人均使用量和经济总量相比,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中,建筑和汽车运输方面的需求发展仍有很大空间。
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,去产能是伴随扩需求完成的,在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刺激下,钢铁的需求依然旺盛,这也为钢厂创造了更好的利润环境去增加投资,提前报废不必要的产能。
而今年,补短板和基础设施投资还将作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,房地产投资依旧保持增长,这也将使得2021年中国钢材国内消费继续得到强化。秦源也认为,目前钢铁的价格仍在上涨,政策方面也通过降低出口退税并增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。
在市场的需求之外,还应看到市场的供应量。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在此前分析称,今年产量之所以有望继续增长,在于近年来新增的先进钢铁产能。而2021年这些新增产能项目还将有一些陆续投产,预计仍有数千万吨之多。同时,产能利用率也在继续提高,从而使今年的产量扩张依然有新空间。